□本報記者李光明
  在全面推進社區矯正工作中,安徽省司法行政系統推出了諸多創新舉措:判前評估、分類矯治、集中點驗檢查、建立隊建制矯正隊伍等等。安徽省司法廳廳長洪禹候說,圍繞教育矯正、監督管理、社會適應性幫扶三項工作任務,安徽以縣(市、區)社區矯正中心為平臺,統一、規範社區服刑人員教育和監管。全省累計接收社區服刑人員10.49萬人,解除矯正6.53萬人。目前,在冊社區服刑人員3.96萬人,社區服刑人員在矯正期間再犯罪率持續控制在0.11%以下,低於全國0.2%的平均水平。
  縣級社區矯正中心全覆蓋
  “宋某,你因受賄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零六個月,宣告緩刑三年……在緩刑期間,依法實行社區矯正。”近日,《法制日報》記者在合肥巢湖市社區矯正中心參加了一次氣氛莊嚴的社區矯正宣告式。宣告式後,宋某表示,聽完矯正期間教育監管的內容後,他對社區矯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們把宣告作為社區矯正人員的第一課,讓社區矯正人員清楚自己的身份,有利於矯正工作的開展。”合肥市司法局局長劉曉文說,合肥在縣(市、區)司法局社區矯正中心都設有宣告室,所有社區矯正人員都必須接受宣告。社區矯正中心將原在司法所的社區矯正人員接收、解除、集中教育、心理矯治、社區服務等整合實行“直管”,結合司法所的日常教育監管和幫教小組的貼身幫教服務,促進社區服刑人員心理和行為的轉變,不斷提高矯正質量。
  大力加強社區矯正場所建設,在所有縣(市、區)建設社區矯正中心,是安徽省力推的一項舉措。安徽省司法廳定下時間表,要求從2013年起用兩年時間實現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全覆蓋。在功能設置上,社區矯正中心要具有刑罰執行、監督管理、教育幫扶等主要功能。除要求設立報到登記室、矯正宣告室、電子監控室、教育培訓室、心理矯治室、訓誡室、檔案資料室等外,有條件的,還可以設置“三無”社區矯正人員過渡性、臨時性食宿場所,建立或依托社會資源建立法制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公益勞動、社區服務等基地,為開展集中教育和社區服務提供場所保障。
  安徽省司法廳社區矯正處處長張秀紅說,各地還採取政府投資或依托企業等多種形式,建立就業基地422個、教育基地481個、社區服務基地1293個,為社區服務、警示教育、文化教育、技能培訓和就業安置提供有效載體。
  此外,安徽省司法行政機關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和運用,編製的《社區矯正管理信息系統技術規範》和《社區服刑人員定位系統技術規範》被司法部在全國司法行政系統推廣應用。
  隊建制監管硬化執法
  “教育矯正是社區矯正工作的中心任務,也是保持社區矯正正常秩序、維護社區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治本之策。”洪禹候說,社區矯正工作必須要把教育矯正質量作為硬指標來抓,把功夫下在教育矯正上。
  各級社區矯正機構把社區矯正工作分解成4大部分,細化為21個環節,按照以事項設定流程、以流程確定崗職、以崗職繪製運行圖的思路,細化各項工作流程,做到程序精簡、環節順暢、責任明確、標準細化。在認真組織開展思想道德、法制、時事政治等教育,幫助社區服刑人員增強法制觀念和悔罪自新意識的同時,註重分類管理與開展個案矯正相結合,調動社區服刑人員的改造積極性。普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詢和心理危機干預,培養社區矯正人員正確的勞動觀念和生活理念,增強社會責任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更好地融入社會。
  據統計,自開展社區矯正工作8年來,安徽省共組織集中教育115萬人次,個別談話教育93.6萬人次,社區公益勞動118.6萬人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24.3萬人次、技能培訓7.6萬人次,指導就業或就學9.2萬人次。
  “監管和教育同等重要,沒有嚴格監管就無法保障教育矯正產生實效。”安徽省司法廳副廳長夏月星說,社區矯正人員雖然身在社區,但仍處於刑罰執行階段,落實好刑罰的懲治與教育功能,離不開嚴格依法監管。
  國慶前夕,宣城市各縣(市、區)司法局聯合檢察院、公安局等相關部門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集中唱名點驗,帶領學習法律知識、通報其他地區社區服刑人員重新犯罪等情況,宣城市司法局社區矯正支隊全程督導了這次集中點驗。
  安徽省司法行政機關把社區矯正機構隊伍建設作為實現嚴格依法監管的關鍵點,強力推進社區矯正機構隊伍建設。目前,全省15個市司法局經批准單獨設立了社區矯正機構,97個縣(市、區)司法局經批准單獨設立社區矯正工作機構。其中,阜陽、宿州、蚌埠、安慶、宣城市及部分縣(市、區)設立社區矯正支隊和大隊,增強了執法管理功能。
  “市級設支隊,縣級設大隊,這種借鑒公安機關執法模式的隊建制,能夠推動社區矯正管理和執法一體化,硬化執法。”在安徽率先實行隊建制的阜陽市司法局局長程曙光說。
  此外,為充實鄉鎮(街道)司法所工作力量,安徽還採取政府購買公益崗位、聘用社區矯正社會工作者、招募社會志願者等方式,向社會公開招聘專職社區矯正社會工作者和社區矯正公益崗位1533名,招募社會志願者3.1萬人,成立矯正小組3.78萬多個,形成了以司法行政幹警為核心,以職業社會工作者為輔助,以教育幫扶志願者為補充,以矯正小組成員為支持的“1+3”基層社區矯正工作隊伍。
  幫教社會化增強適應性
  在宣城市旌德縣西山有片林地叫新生林,所有的樹木都是由30多名社區矯正人員種植的,將這片荒山變成了森林。
  “我不僅栽了30多棵樹,我還認養了它們。”旌陽鎮新橋村社區矯正人員李某說,這些樹能夠茁壯成長,象徵著自己今後的人生道路不再有歧途。
  在社會適應性幫扶上,安徽省除了做好規定動作,將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社區服刑人員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範圍,為符合條件的農村籍社區服刑人員落實承包田,更多是在促進社區矯正人員更好融入社會、發揮社會幫扶綜合優勢方面不斷創新。比如,為社區服刑人員提供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與民盟聯合開展“黃絲帶幫教行動”等,有力推進了幫教工作社會化。
  “一個矯正對象在衣食無著、生活無望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安心接受教育改造的,為了生存,他們甚至可能重新違法犯罪、危害社會。”夏月星說,社區矯正的最大優勢在於能夠增強服刑人員的社會適應性,幫助他們無障礙地融入社會。
  下轉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各級社區矯正機構把社區矯正工作分解成4大部分,細化為21個環節,按照以事項設定流程、以流程確定崗職、以崗職繪製運行圖的思路,細化各項工作流程,做到程序精簡、環節順暢、責任明確、標準細化。在認真組織開展思想道德、法制、時事政治等教育,幫助社區服刑人員增強法制觀念和悔罪自新意識的同時,註重分類管理與開展個案矯正相結合,調動社區服刑人員的改造積極性。普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詢和心理危機干預,培養社區矯正人員正確的勞動觀念和生活理念,增強社會責任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更好地融入社會。
  據統計,自開展社區矯正工作8年來,安徽省共組織集中教育115萬人次,個別談話教育93.6萬人次,社區公益勞動118.6萬人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24.3萬人次、技能培訓7.6萬人次,指導就業或就學9.2萬人次。
  “監管和教育同等重要,沒有嚴格監管就無法保障教育矯正產生實效。”安徽省司法廳副廳長夏月星說,社區矯正人員雖然身在社區,但仍處於刑罰執行階段,落實好刑罰的懲治與教育功能,離不開嚴格依法監管。
  國慶前夕,宣城市各縣(市、區)司法局聯合檢察院、公安局等相關部門對社區服刑人員開展集中唱名點驗,帶領學習法律知識、通報其他地區社區服刑人員重新犯罪等情況,宣城市司法局社區矯正支隊全程督導了這次集中點驗。
  安徽省司法行政機關把社區矯正機構隊伍建設作為實現嚴格依法監管的關鍵點,強力推進社區矯正機構隊伍建設。目前,全省15個市司法局經批准單獨設立了社區矯正機構,97個縣(市、區)司法局經批准單獨設立社區矯正工作機構。其中,阜陽、宿州、蚌埠、安慶、宣城市及部分縣(市、區)設立社區矯正支隊和大隊,增強了執法管理功能。
  “市級設支隊,縣級設大隊,這種借鑒公安機關執法模式的隊建制,能夠推動社區矯正管理和執法一體化,硬化執法。”在安徽率先實行隊建制的阜陽市司法局局長程曙光說。
  此外,為充實鄉鎮(街道)司法所工作力量,安徽還採取政府購買公益崗位、聘用社區矯正社會工作者、招募社會志願者等方式,向社會公開招聘專職社區矯正社會工作者和社區矯正公益崗位1533名,招募社會志願者3.1萬人,成立矯正小組3.78萬多個,形成了以司法行政幹警為核心,以職業社會工作者為輔助,以教育幫扶志願者為補充,以矯正小組成員為支持的“1+3”基層社區矯正工作隊伍。
  幫教社會化增強適應性
  在宣城市旌德縣西山有片林地叫新生林,所有的樹木都是由30多名社區矯正人員種植的,將這片荒山變成了森林。
  “我不僅栽了30多棵樹,我還認養了它們。”旌陽鎮新橋村社區矯正人員李某說,這些樹能夠茁壯成長,象徵著自己今後的人生道路不再有歧途。
  在社會適應性幫扶上,安徽省除了做好規定動作,將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條件的社區服刑人員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範圍,為符合條件的農村籍社區服刑人員落實承包田,更多是在促進社區矯正人員更好融入社會、發揮社會幫扶綜合優勢方面不斷創新。比如,為社區服刑人員提供技能培訓和就業指導,與民盟聯合開展“黃絲帶幫教行動”等,有力推進了幫教工作社會化。
  “一個矯正對象在衣食無著、生活無望的情況下,是不可能安心接受教育改造的,為了生存,他們甚至可能重新違法犯罪、危害社會。”夏月星說,社區矯正的最大優勢在於能夠增強服刑人員的社會適應性,幫助他們無障礙地融入社會。
  (原標題:安徽普建縣級社區矯正中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lilfsnb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